這里就是對新手一開始車架尺寸的選擇做一個簡單的解說,山地車和公路車都有講解哦,讓隆翌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每個人的身長、腳長、手長均不相同。但是,現今的車架大都可以以調整座椅前后、高低、手把遠近,作些微調整來配合自己適合的騎乘姿勢。以身高挑選正確尺寸,再“微調”座椅或車頭、把手,來順應個人手腳長短才是正確的,而挑選不適合的車架,再“更換”座椅或車頭、把手,來順應個人身高與手腳長短則是舍本逐末。有的人單以腳長來選擇車架是不對的。例如有個180cm的人腿短,腳長75cm,照那種說法就要選擇16寸的車架。但是腿短相對身體一定就長,符合了他的腳卻無法符合他的上半身,想微調都沒辦法。所以一定要以身高來挑選正確的車架,才有微調的空間。
以26寸輪徑的自行車而言,180cm的身高立管尺寸就是18寸適合了,170cm就是17寸準沒錯,160cm當然就是16寸莫屬啦!150-160的身高則可選擇14 - 15.5寸的車架。身高180以上的則建議親自去試騎朋友的18至21寸車架(因輪徑不變,故身高160以下與180以上的車架尺寸值會開始偏差)。
700c車架輪徑公路車:上管長49(+-0.5cm)適合身高155(+-5cm)的車友;上管長50(+-0.5cm)適合160(+-5cm)的身高;上管長51(+-0.5cm)適合身高165(+-5cm);上管長52(+-0.5cm)適合身高170(+-5cm)上管長53(+-0. 5cm)適合身高175(+-5cm);上管長54(+-0.5cm)適合身高180(+-5cm),以上為一般建議值,身短腿長者,盡量勿超出建議值。
車架為自行車很重要的骨干,車架選對,騎行是彩色的(將來想改什么也沒問題);車架選錯,騎行就會變成黑白。但是因為一般成車都以制式化固定尺寸生產(同一型號大都以每間隔二寸為一尺寸生產)。有的型號成車只出16 - 18 – 20,而有的型號成車只出15 - 17 - 19尺寸的車架,就好像買衣服的S - M – L。而有的還是外國尺碼的,(一些車架就是以XS “156-165cm” - S “166-175cm” - M “176-185cm” - L “186cm以上”為單位)。
公路車架量產尺寸依廠牌以及型號各有不同,一般以立管長度cm或mm表示(立管c-t長度cm除以2.54換算為英寸車架尺寸)。若車架標示為450就是表示以mm(毫米)計算,則除以2.54=177,也就是17.7寸。適合177cm左右的人使用。若標示為45就是表示以cm(厘米)計算,則除以2.54=17.7也就是17.7寸車架,意思相同,只是標示法單位不同而已。
山地車架量產尺寸依廠牌以及型號亦各有不同,一般以英寸表示。每0.5為一個尺寸(亦有公制尺碼標示者)。如14 -14.5 -15 -15.5 -16 -16.5 -17 -17.5 -18 -18.5 -19 -19.5 -20 -21等等,在容許范圍內再依個人比例試乘,挑選身體很輕松騎乘者為佳。車架選對了,再來若有不適再調整車座、把手或車頭,才能達到比較好騎乘比例。況且,在一片求輕量化的浪潮聲中,選擇過大的車架尺寸徒然增加車架重量與降低操控靈活性,實非明智之選。
此外,山地車依個人騎乘主觀舒適度,另可考慮高跨點或低跨點“上管”(座桿下連接頭管的)水平角度的車架,讓騎乘臨停時腳著地不至于讓跨下卡著車架, 而不要刻意挑選高跨點的過小尺寸車架來迎合腿長之不足。一般女性與胯長較短者較適合低跨點(姿勢與美觀問題)。選擇適合自己身高的車架尺寸并兼顧腳長選擇上管跨點高或較低的車架,如此就能達到“量身訂做”的目的了。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于車架尺寸如何選擇的一些描述,大家現在都了解了吧!